音乐与舞蹈学院始建于2002年,前身为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,2009年开展本科教育。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秉承“扎根北疆,融入时代,突出特色,服务社会”的办学理念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强化科技创新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能力,聚焦自治区“两件大事”,努力培养服务于北疆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建设的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。
学院设有党政办公室、教学科研办公室、团总支、学生工作办公室、理论教研室、声乐教研室、器乐教研室、键盘教研室、舞蹈教研室、艺术实践研究室等科室。现有音乐学、音乐表演和舞蹈学三个本科专业在校生442名,教职工36名,专任教师32名,其中教授3名,副教授6名,讲师21名,助教2名。教师学历均为本科以上,其中博士4名,硕士25名。近年来我院教师发表论文71项,其中核心期刊24项;著作成果18项(国家级7项、省部级8项),纵向项目34项(国家级1项、省部级20项),横向项目1项,著作权2项,专利成果4项。
音乐与舞蹈学院建有音乐楼一座(主教学楼),配有多功能厅、舞蹈排练室、多媒体教室、电子琴教室、电钢琴教室、电子音乐教室;拥有琴房楼两处(共有100余间琴房)。另有,学校演播厅、旧图书馆二楼报告厅、会务中心等场所供师生实践实训。
音乐与舞蹈学院以民族音乐文化深厚底蕴为学科建设有力支撑,注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、实践能力强,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音乐艺术人才。近年来,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共获奖55项,其中获得全国性比赛金奖8项、银奖9项、铜奖2项,获得地区性比赛金奖11项、一等奖3项。特别是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3)国赛中,我院师生参赛项目《马背神韵》荣获决赛金奖,实现了我校在该赛事国家级金奖零的突破。深入推动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,先后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、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等20余家盟市相关单位合作共建,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了丰富的实践平台。培养出杭盖乐队主唱胡日查夫,PTS组合队长苏和巴特尔,阿吉太组合队长萨其拉,奈热乐队队长恩和,青年歌手萨·乌云嘎、都兰、斯琴毕力格,青年作曲家赵天华、呼斯楞图等享誉海内外优秀音乐人才近2000名。
Copyright © 2023 - All Rights Reserved - 蒙ICP备05000414号-1 - 蒙公网安备15010202150160号
音乐与舞蹈学院简介
音乐与舞蹈学院始建于2002年,前身为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,2009年开展本科教育。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秉承“扎根北疆,融入时代,突出特色,服务社会”的办学理念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强化科技创新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能力,聚焦自治区“两件大事”,努力培养服务于北疆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建设的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。
学院设有党政办公室、教学科研办公室、团总支、学生工作办公室、理论教研室、声乐教研室、器乐教研室、键盘教研室、舞蹈教研室、艺术实践研究室等科室。现有音乐学、音乐表演和舞蹈学三个本科专业在校生442名,教职工36名,专任教师32名,其中教授3名,副教授6名,讲师21名,助教2名。教师学历均为本科以上,其中博士4名,硕士25名。近年来我院教师发表论文71项,其中核心期刊24项;著作成果18项(国家级7项、省部级8项),纵向项目34项(国家级1项、省部级20项),横向项目1项,著作权2项,专利成果4项。
音乐与舞蹈学院建有音乐楼一座(主教学楼),配有多功能厅、舞蹈排练室、多媒体教室、电子琴教室、电钢琴教室、电子音乐教室;拥有琴房楼两处(共有100余间琴房)。另有,学校演播厅、旧图书馆二楼报告厅、会务中心等场所供师生实践实训。
音乐与舞蹈学院以民族音乐文化深厚底蕴为学科建设有力支撑,注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、实践能力强,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音乐艺术人才。近年来,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共获奖55项,其中获得全国性比赛金奖8项、银奖9项、铜奖2项,获得地区性比赛金奖11项、一等奖3项。特别是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3)国赛中,我院师生参赛项目《马背神韵》荣获决赛金奖,实现了我校在该赛事国家级金奖零的突破。深入推动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,先后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、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等20余家盟市相关单位合作共建,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了丰富的实践平台。培养出杭盖乐队主唱胡日查夫,PTS组合队长苏和巴特尔,阿吉太组合队长萨其拉,奈热乐队队长恩和,青年歌手萨·乌云嘎、都兰、斯琴毕力格,青年作曲家赵天华、呼斯楞图等享誉海内外优秀音乐人才近2000名。